ニュース News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2019年2月发布的第4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内容摘要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1997年成立起,持续跟进我国互联网发展进程,不断扩大研究范围,深化研究领域。该《报告》 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、互联网应用发展、政务应用发展、产业与技术发展及互联网安全等五个方面,力求通过多角度、全方位的数据展现,综合反映了2018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。

本摘要总结了该报告(网络公开报告)中的一部分权利人可能感兴趣的信息,供参考。

1.中国整体发展趋势

1)互联网普及率接近六成,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

截至2018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8.29亿,普及率达59.6%,较2017年底提升3.8个 百分点,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。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.17亿,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.6%。2018年,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,偏远地区地区网络基础设施“最后一公里”也逐步打通,民众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,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提升。

2)电子商务领域行业加速动能转换

截至2018年12月,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.10亿,年增长率为14.4%,网民使用率为73.6%。

从产业规模来看,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,网络零售额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。

2017年我国B2B平台服务营业收入规模为630亿元,同比增长18.9%36。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,同比增长23.9%。而2018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总收入3667亿元,同比增长13.1%。

在供给侧,线上线下资源加速整合,社交电商、品质电商等新模式不断丰富消费场景,带动零售业转型升级;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深入应用,有效提升了运营 效率。在需求侧,消费升级趋势保持不变,消费分层特征日渐凸显,进一步推动市场多元化。

3)独立网站的域名先行注册的意识逐步增强

截至2018年12月,我国网站数量为523万个,较2017年底下降1.9%。

而截至2018年12月,我国域名总数为3792.8万个,较2017年底减少1.4%。其中,".CN” 域名总数为2124.3万个,较2017年底增长1.9%,占我国域名总数的56.0%; ".COM”域名数 量为1278.3万个,占比为33.7%; “.中国”域名总数为172.4万个,占比为4.5%。

4)互联网娱乐进入规范发展轨道,短视频用户使用率近八成

截至2018年12月,网络视频、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.12亿、5.76亿和4.84亿,使用率分别为73.9%、69.5%和58.4%。

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.48亿,用户使用率为78.2%,随着众多互联网企业布局短视频,市场成熟度逐渐提高,内容生产的专业度与垂直度不断加深,优质内容成为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。同时网络音乐企业版权合作不断加深,数字音乐版权的正版化进程显著加快。

同时,网络游戏(包括客户端游戏、手机游戏、网页游戏等)业务收入达1948亿元, 同比增长17.8%,收入增速较去年呈高位回落态势。

5)信息时代中的网络安全防卫与权利保护

2018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(CNCERT)接到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累计106700件,较2017年的103463件增加3.1%。

2018年全国网络举报机构共受理有效举报8489.3万件(包括品牌方举报侵权案件),较2017年的5263.9万件增长95.9%。

与中国网络普及相对应,安全防卫以及权利保护已经逐渐受到了广泛重视,其中包括政府的各项政策扶持。在信息时代,这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。

3.今后社会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导向分析

1)电子商务法治化管理基础更加坚实

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领域之一,需要依法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。

2018年 8月,《电子商务法》正式颁布,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第一部综合性法律,从规范管理和鼓励创新两个维度,较好回应社会关切和行业需求:一方面明确经营者的相关义务,为规范行业发展提 供依据;另一方面规定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,进一步营造了线上线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。

2018年以来,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正式实施,规定网络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,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服务正常运行。此外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加大对电子商务失信主体的惩 戒力度,制定地方电子商务失信主体认定标准,将认定后的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纳入联合惩戒,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
2)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搭建智慧社会框架

2018年10月31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,要求通过主攻关键核心技术,全面增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,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,确保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。

在专利申请方面,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能力不断增强,截至2018年11月,相关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4.4万件,占全球申请总量的43.4%,居全球首位。

与此同时,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协同将极大提升对海量数据的及时处理能力、数据存储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,从而促进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。我国云计算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务、金融、工业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,这为我国智慧社会的发展搭建起基础框架体系。

3)大数据与区块链发展情况

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全球物联网、云计算(“大智物云”)成为新一代信息化的四大技术基础, 正在重构全球一体化的“计算”架构体系,也正在重构基于云计算、物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全球网络结构。

在云计算领域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以其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,企业积极推动战略布局,大数据服务已逐渐被国内市场认可和接受。

在区块链领域,2019年1月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,进一步规范区块链信息服务活动,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。

在应用落地方面,区块链技术在票据、电子存证、食品供应链、跨境支付、电子政务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。如:北京互联网法院推出“天平链”平台,用于存储案件证据,保证数据真实性和隐私性。

利用大数据+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政务外网与各部门业务专网的互联互通、在线协同,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今后的大趋势。